念好新时代“山海经” 唱响耕山牧渔曲 主政宁德时,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思考后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下党变迁正是一个生动样本。 为打破贫在“农”上、困在“山”中的桎梏,下党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持之以恒谋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党绿水青山环绕,茶园分布在海拔几百米的山上,土壤富含硒、锌,具有良好的高山茶生长环境。祖祖辈辈口传手教,很多村民懂得怎么种出好茶。 吴观前说,下党乡有茶园4000多亩,家家户户种茶。品种有白芽奇兰、金牡丹、大白毫白茶、铁观音等十多种,种茶已是村民重要收入来源,去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6000元。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郭雅玲(右二)等在下党乡下党村“梦之乡”茶厂审评“下乡的味道”茶品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林善传 摄 在下党村的智慧茶园,100多个摄像头分布在茶园各处,生长环境、病虫害的情况在后台一目了然。下党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菊弟说,近年来,下党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下乡的味道”品牌,推广种植金牡丹等高优品种茶树,每亩茶园年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8000元,带动全乡616户茶农稳产增收。 下党乡下辖10个行政村,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村村有产、户户增收,锥栗、油茶、高山果蔬、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多点开花”,实现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村貌、有机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右)和附近的茶山景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林善传 摄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深挖农业潜力,下党聚焦一二产融合发展,探索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在下党村的智能化食用菌基地里,朵朵银耳如花怒放,散发阵阵清香,几位村民正忙着将新鲜银耳加工,做成冻干银耳、银耳饮料。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秀说,“整个基地投资5000多万元,共有75个车间,将有效提升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民宿、餐饮、电商等产业发展良好,下党也从“一产独舞”到“三产联动”。漫步在下党村,不仅可以品尝绿豆汤、草药茶等当地的小吃,还可以体验乌金陶工坊、廊桥技艺、下党画苑、时光邮局等旅游新业态。 由古厝变身的下党画苑,满墙的油画主题都是下党秀美山水,让人流连忘返。“我和山清水秀的下党特别有缘,当时进村的路还没有拓宽,从古田坐4个半小时的车才到。现在进进出出很方便,生意更好做。”画苑主人吴祥芳是来自古田的“新村民”,现已在此安家落户,经营的民宿风生水起。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耕耘山海间,走好振兴路。特色农渔产业已成为闽东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宁德现有茶园100多万亩,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全国闻名,发展大农业带来了新财源。 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促进闽东孕育出别具一格的“一县一品”模式。时下闽东山海,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正“链”起乡村振兴新动能—— 福鼎山区克服地理条件制约,布局白茶种植加工产业链条,形成“每家一亩白茶园、每村一处收购站、每镇一个加工厂”的产业发展格局,白茶成为综合产值逾百亿的富民产业。 标准化菇棚里,雪白的银耳在营养菌棒上生长着;电商产业园里,直播间内十分热闹,银耳产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在古田县,从培育菌种到加工销售,再到食用菌文化挖掘,当地“串菌成链”,全链条产值突破200亿元。 在霞浦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42万余亩,形成以大黄鱼、紫菜、海带等为主的水产支柱产业,全县养殖水产品产量100多万吨,产值200多亿元……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宁德以念好“山海经”为指引,在彰显闽东特色上步步深化、在创新振兴机制上步步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与贫困揖别,和现代化图景相约。近年来,优质的港口资源、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得以重塑,兼具地缘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宁德竞争力大幅提升。当地积极布局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抱上了一批“金娃娃”,渐成我国东部沿海“黄金经济带”重要一环。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楼。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林善传 摄 随着宁德时代新能源、宁德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宁德基地、青拓集团等大项目的落地,200多家“小巨人”配套布局,昔日的“弱鸟”已经羽翼丰满,胸怀鸿鹄之志的闽东迎来经济发展腾飞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