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爱国卫生齐行动 健康家园齐守护
2025-09-17 11:55:5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当前,正值蚊媒滋生高发季节,蚊媒密度的有效控制对降低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守护群众健康安全至关重要。近段时间以来,丰泽区持续深化以“清积水、灭蚊虫”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辖区各街道社区联动各方资源,发挥首创精神,结合基层实际,不断创新方法、拓展路径,为爱国卫生运动注入新活力、提升新质效,切实筑牢防控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健康宣传新场景

科普知识随餐达

丰泽区市场监管局联动东海街道、滨城社区,精准聚焦辖区人口密集、外卖订单量大等特点,深度激活“两企三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潜力,携手两大餐饮龙头企业,打造健康宣传新场景,真正让爱国卫生运动知识宣传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引导全民一同参与,共建整洁温馨的美好家园。

“翻盆倒灌:清除闲置容器(花盆、外卖盒、泡沫盒、轮胎、瓶罐等),避免积水;管理绿植: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洗瓶、花盆底盘不留积水;居家防护:可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挂蚊帐,使用电蚊拍、灭蚊灯或合格杀虫剂。”东海湾十二宴(二期)小区的张女士回家取门口的外卖,一下子被外卖袋上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单所吸引,可爱的插图、精炼的提示,让她不禁一字一句念了出来,牢牢记在了心里。

“我们跟两家头部企业和外卖小哥联动,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成效,堂食顾客可通过就餐的餐盘垫纸获取‘防蚊Tips’,外卖订单则会随袋附送精心设计的宣传单页,配送员更在送达时奉上温馨口头提醒,实现从‘眼中’到‘手中’再到‘耳中’的多维度触达,使爱国卫生运动知识宣传融入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东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种多渠道、场景化的宣传模式,推动了健康知识从“看得见”向“入脑入心”转变,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感知”,显著提升了辖区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轻量喷壶易携带

巡逻检查随时“杀”

在泉秀街道泉淮社区,工作人员手持便携消杀器深入各小区巡逻检查,对准墙角、绿植盆栽等易滋生蚊虫处喷洒药水。针对传统大型消杀设备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泉淮社区创新采用轻量型喷壶开展随时消杀。“这种轻量型喷壶操作简便、机动性强,我们在巡逻检查时,一旦发现隐患就可以立即处理,实现‘随时发现、随时消杀’,大大提升了消杀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正在喷洒消毒水的泉淮社区干部介绍说。

在队伍组建上,泉淮社区还采取了“专业+自建”的双模式。一方面聘请专业消杀团队进行技术支援,另一方面组建本社区的消杀队伍,确保消杀工作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此外,针对易藏污纳垢、易积水的重点区域,我们社区加快‘两清’行动,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协助居民‘翻盆倒罐’,实现积水‘动态清零’,切断蚊虫滋生路径。”挂点该社区的泉秀街道干部说道。

无人机高空消杀

科技赋能清盲区

面对辖区部分安置房项目周边山体区域范围广、地形复杂、人工消杀难度大的挑战,泉州城建集团联合东海街道、北星社区,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开展无人机消杀作业,助力全区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嗡……嗡……”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台携带大桶消毒水的大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循着工作人员设计的空中路线移动至指定区域,开始高空喷洒作业。针对东海街道府东路山体等蚊虫易滋生重点区域,工作人员采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喷洒作业,覆盖人工消杀的盲区和死角。“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机动、覆盖范围广、喷洒均匀高效的优点,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地形,实现对树林、沟壑、陡坡等人工难以触及区域的精准药物投送,极大提升了消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彻底清剿蚊虫藏匿的盲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科技防蚊屏障。”北星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丰泽区这些源自实践、勇于创新的举措,正不断加强织密蚊媒防控“安全网”,为群众营造出更干净、更整洁、更健康的人居环境。该区同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组织对城市公共区域、公园绿地、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区域的环境清理,发动街道、社区和物业小区,以及居民群众参与“翻盆倒罐”大扫除,铲除蚊虫滋生隐患,确保“清积水、灭蚊虫”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共同守护丰泽美好家园。(丰宣)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泉州市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泉州市津准街31号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505096
  •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5-22505995 举报邮箱:fzqwxb@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市丰泽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