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7年间,门诊量从2万激增至13万;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3%;在患者满意度抽样调查中,满意度高达98%——在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组“近乎满分”的数据背后,藏着破解基层医疗困境的创新密钥。 通过“全专结合+智慧医疗”双轮驱动模式,该中心精准聚焦老年群体与慢性病患者健康需求,成功锻造出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体系。眼下,“泉秀模式”正为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创新提供鲜活的地方实践样本。 家庭医生为居民办理签约服务 全专结合 打造服务群众专业团队 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17年底,中心迁至现址,承担起辖区7个社区、7.6万居民的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心创新性地推行了“全专结合”模式,组建了一支涵盖全科医生、专科医生、护士以及公卫医师的专业服务团队。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洋主任是首位到泉秀中心坐诊的专家,至今已坚守11年。家住泉秀街道灯洲社区的郑阿姨是王主任的老病号,十余年来指标控制稳定。今年3月,郑阿姨因咳嗽自行服用止咳糖浆,导致血糖骤升并出现酮症酸中毒却未察觉。 就诊时,王主任经细致检查明确病情,通过社区转诊绿色通道快速为其办理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手续。经过7天规范治疗,阿姨病情得到控制,后续由社区医生定期随访,每周五上午还可到泉秀中心享受免费血糖检测并找王主任复诊。这一便民服务已持续开展十余年,正如郑阿姨所说:“出门走两步就能看专家,太方便了!” 同样受益的还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王伯。在家庭医生团队的长期跟踪管理下,他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王伯感动地说:“家庭医生就像我的健康‘守门人’,让我心里特别踏实。” 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柯贤杉介绍,这支团队不仅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居民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时,中心还与上级医院专家搭建起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平台,确保居民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上级医院的专家支持。每周,24名上级医院专家来中心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老年骨病科专家正为老人细致诊疗 共享科室 减轻百姓就医负担 三年前,灯洲社区居民黄阿姨因突发肢体乏力到社区医院就诊。接诊的蔡裕雄医师通过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颅内病变,需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由于社区医院缺乏相关设备,蔡医师通过“共享科室”转诊模式,为黄阿姨在社区医院完成开单结算后,直接开通绿色通道转诊至上级医院核磁共振室。检查报告出具后,立即转回蔡医师处。经诊断,黄阿姨确诊为脑卒中。蔡医师迅速联系上级医院专家,再次通过绿色通道安排颅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避免病情恶化。 术后黄阿姨恢复良好。蔡医师随访时,她感慨道:“这种共享科室转诊模式太方便了!不用自己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在社区就能完成开单结算,还能走绿色通道。要是再晚几天,后果真不敢想!” 原来,为了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泉州市人民医院、泉州市正骨医院等上级医疗机构实现了检验、检查等医疗资源共享。这意味着,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单后,可以直接前往上级医院进行检查检验,而无需重复挂号、缴费。检查报告完成后,居民可以返回基层继续就诊,享受基层收费标准,平均单次检查费用降低了15%。 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就医负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线上线下 构建协同服务体系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走在了前列。自2017年起,中心陆续建立了38个居民微信咨询群,覆盖了1.3万在线居民,占泉秀街道家庭总数的50%以上。家庭医生团队在群内积极回应居民的咨询,7年来累计回复30万余次。 除了线上咨询外,中心还引入了前沿科技,上线了DeepSeek智能AI“泉秀医生”。自启用以来,这个智能AI已经与居民进行了超过1000次的对话,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中心还配备了AI导诊机器人,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AI服务,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医务人员上门开展老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 一系列创新举措带来了显著的服务成效。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了76%,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3%,老年患者慢性病控制率提高了26%。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家庭医生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凭借着出色的服务和持续创新,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门诊人次从2017年的2.15万人次激增至2024年的13.3万人次,增长幅度超过6倍。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心服务能力的提升,更体现了居民对中心服务的信任和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