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工业回城 产业焕新
2025-07-18 18:11:10  来源:泉州通  责任编辑:陈小妮  

添智赋能全市工业倍增

丰泽:工业回城 产业焕新

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能不能发展工业?丰泽区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以都市工业“强心”,让工业回城、产业焕新。这也是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的改革破题。

作为泉州城市核心区,丰泽区近年来的工业经济发展保持强劲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但在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成了掣肘。

“丰泽作为泉州中心城区,我们聚焦发展都市工业,坚持优存量和拓增量并重,打好扩空间、筑链条、强主体、优配套等组合拳,加快打造工业回归市区的主战场、服务全市产业升级的科创城、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在全市工业倍增大局中添智赋能,力争2029年年底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超五亿元企业7家、超十亿元企业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以上。”丰泽区区长林清伏表示。 

政策引擎

存量焕活与增量突破双轨并进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丰泽区副区长丁增辉说,为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丰泽区以“倍增行动”为号角,以都市工业为突破口,锚定城市核心区的战略定位,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载体建设为企扩容。空间供给是都市工业发展的基础。丰泽区以“寸土寸金”的智慧破解核心区土地瓶颈: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推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提质扩容,二期新建产业空间50万平方米,招引河钢、华电、抖音、腾讯、京东、国药等500强企业落地园区;三期供地500亩,推动匹克体育、一鸣电器、大数据集团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2021年至2024年,园区企业数由170家增至352家,产值由17亿元增长至45亿元。

丰泽区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推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提质扩容。(陈小阳 摄)

——挂钩走访为企解难。南方路机是国内工程机械搅拌领域的领军企业。今年以来,丰泽区问企于需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生产一线,通过培育“含新量”、增添“含绿量”、打造“含金量”三大举措,力促南方路机制造业单项冠军行稳致远。在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推动企业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投入2000万元支持建设三维设计系统、AI实验室等智能化平台,强化技术研发核心能力;绿色发展方面,通过指导申报绿色工厂、引进数控设备、实施节能改造等举措,推动企业将低碳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产业链布局上,推动企业形成“原生骨料加工处理设备—工程搅拌设备—骨料资源化再生处理设备”全产业链和多层次产品体系布局优势,创造性地为市场提供了绿色循环建材整体解决方案,从单一需求的解决到多需求融合,再到全生态多场景的成套产品及服务体系供应。此外,丰泽区施行“一企一群”工作模式,专人对接、全程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河钢、天大研究院电力扩容问题,燃气公司员工子女就学问题和蓝深环保、科立讯、云卓科技等企业厂房需求。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机制,成为丰泽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名片。

——科技创新为企赋能。全区引进培育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天大研究院等5家大院大所,拆分细分领域生产环节,设立法人公司独立运作,孵化引进通维科技、工研智高等12家科创企业,建成全省首个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为企业开展科研活动打造坚实载体。2025年1—6月,全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3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475.38万元(位列全市第2),实现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推动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泉州市已成立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图为具身机器人正在展示肢体动作。(丰泽区委宣传部 供图)

——“四链”融合为企增效。成立全市首个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全区“金服云”平台累计授信7821笔,发放贷款91.9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初创型企业研发投入大、技术更新快等情况,设立数字经济产业母基金20亿元及一期子基金5亿元、天使投资基金1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5亿元,已投资优伟芯、宏芯科技等6个项目,另有5个项目正在做尽调。举办县域重点产业“四链融合”推进会、外贸企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10余场,推动重点企业与京东、抖音两大平台签署入驻合作协议,助力企业发挥产能;举办DeepSeek人才沙龙、大模型主题讲座、“AI赋能,智织未来”数字化升级活动等16场,促进企业提级增效。打造国家级工业机器人人才培训基地,与华侨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共建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北京大学举办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专场,获奖项目优先落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要素保障体系,为都市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硬核突围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竞技的创新跃迁

研发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是丰泽区多数重点工业企业的共同特质。在政府精准施策下,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加速成长,实现了从专精特新到全球竞技的创新跃迁。

位于海西电子信息产业化育成基地的福建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工位上有序作业。(陈小阳 摄)

创新引擎驱动发展。在丰泽区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立讯正展现都市工业的活力。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身着统一蓝色工服,在各自工位上有序作业,各类先进生产设备高效运转。作为国内率先进入数字无线通信产品研发领域的科技企业,科立讯已发展成为业务覆盖全国、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领军者。“今年,我们将致力于导入实施并取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规范质量管理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企业进入汽车通信领域等高端市场奠定基础。”科立讯外联经理陈秋明表示,创新是科立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近三年研发投入已累计超过1亿元。接下来,企业仍将沿着规划蓝图稳步前进,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成为国际一流公司的核心供应商。

“匹克球”的运动逐渐在中国火了起来,图为消费者在匹克商店咨询“匹克球”打法。(陈小阳 摄)

全球市场迎接挑战。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匹克正通过科技创新加速品牌出海。匹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凭借与国际高端组织合作,特别是国家奥委会、篮球组织、国家篮球协会、联赛、球队、知名运动员、明星的深度合作,构建起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营销网络,同时以“态极科技”、3D打印等创新成果赢得全球消费者认可。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匹克赞助的11个国家代表团,斩获75枚奖牌;匹克与国际奥协(ANOC)达成全球顶级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为72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提供装备支持,覆盖2025至2032年的多项奥运赛事。除国际化战略外,匹克的核心竞争力还体现在科技创新上,其自主研发的“态极科技”,不仅获得行业高度关注,更成为匹克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卖点。而匹克的3D打印制鞋技术,相比传统工艺优势显著,其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特性,能够快速生产出鞋面与鞋底样品,迭代调整也非常便捷。“3D打印可精确控制材料用量与位置,提高材料利用率,且多数打印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更符合环保理念。”匹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企联动成效显著。今年一鸣电器公司实现产能和质量双提升。“通过政府的精准扶持,我们在生产规模、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一鸣电器有关负责人说,公司生产规模显著扩大,月均产量从1288万支提升至1400万支,增幅达8%。在产品质量方面,公司投入重金升级研发体系,与华侨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密封性和使用寿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成功打入欧美等国际市场,冷压端子海外市场份额实现翻倍增长,从10%提升至20%。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并通过优厚待遇和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3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

今年一鸣电器实现产能和质量双提升。(丰泽区委宣传部 供图)

科研院所是都市工业的重要支撑,丰泽区致力推动“产学研”如齿轮咬合般紧密。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里的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中为舒华体育研发的“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将传统健身装备与机器视觉技术相集成,应用于多项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运动识别精准度优于国外竞品,目前已实现量产。研究院还创新探索“研究院+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公司”模式,已成功孵化8家产业化公司,涵盖轨道交通、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同时嫁接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发达地区科研资源,推动优质成果在泉转化。这种深度融合产业创新的实践,彰显了都市工业的科技内涵。

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有力推动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陈小阳 摄)

全链服务

让企业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

丰泽区倾力打造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国际儿童时尚产业园,以5G智能工厂为核心,建立集研产销于一体的童装产业5G智能工厂。该产业园通过全场景数字化赋能,构建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小单快反’模式,每款以100—200件的小订单起订,能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变化,减少库存积压风险。”该园区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产业园正积极构建产业生态,计划吸引30余家童装品牌入驻,培育1—3个世界级品牌,带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国际儿童时尚产业园是丰泽区实践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的生动案例。丰泽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叶伟廷说,今年以来,丰泽区从用地保障、市场开拓到人才培育,为企业“减负卸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让企业在丰泽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

国际儿童时尚产业园,以5G智能工厂为核心,建立集研产销为一体的童装产业5G智能工厂。(丰泽区委宣传部 供图)

保障企业增资扩产。丰泽区支持重点工业企业申请零地扩容、申报用地指标,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入园发展。如,支持匹克集团扩大产能、提级智能化,打造匹克智能制造基地,带动产业链发展。“如今基地已经封顶,很快就能用起来。”匹克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一鸣电器也竞得数字园三期用地,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基地。今年以来,丰泽区加快实施27个工业项目,1—5月投资额增速61%。

匹克体育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封顶,建成投用后将赋能片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陈小阳 摄)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在丰泽区的指导推动下,科立讯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并新增了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时,梯次推进AI智能验布系统、建筑固废智能分选机器人等解决方案在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落地。

创新是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倍增的核心驱动力。丰泽区深谙此道,探索创新异地研发孵化新模式,全区现有3家异地研发中心。同时还设立“泉州市丰泽(深圳)科创研发中心”,通过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与深圳市科创企业开展跨区域创新合作,加快科创成果泉州产业化,形成“飞地园区研发孵化、泉州园区转化落地”的两地双园模式。

破解人才荒,本土化培养是关键。对此,丰泽区推动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与丰泽国投合作成立海峡智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专注构建集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认证、学历教育、赛事承办、教学资源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平台,已培养了产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

站在泉州城市核心区的坐标上眺望,企业倍增的一个个种子正破土而出,书写着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的“核心区答案”。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泉州市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泉州市津准街31号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505096
  •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5-22505995 举报邮箱:fzqwxb@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市丰泽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