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等大事里的民主密码!人大代表汇民心民意,推动非遗簪花围火爆全球
2025-07-18 18:14:07  来源:看丰泽  责任编辑:陈小妮  

日前,泉州荣登抖音网友“最爱非遗小城”榜首,丰泽蟳埔的簪花围更是摘得“最受欢迎非遗体验项目”桂冠,簪花围全球热度三年未减。

这座“头顶花园”之所以越来越盛,不仅是因泉州非遗的多元魅力,更得益于民主根系深扎:汇聚基层声音的服务规范出台,“五同”自治队成立,一个个针对非遗传承创新热点、难点的人大代表建议落地见效,传统文化保护与基层民主实践深度融合,簪花围在传承中愈发鲜妍。

簪花围“出圈”带火泉州文旅

民主协商

“流动花园”的共治格局

簪花围被誉为头上的“流动花园”,其爆火热潮始于2023年春节明星赵丽颖头戴簪花围亮相知名杂志,“阔裤大裾衫,头花插欹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习俗自此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三年里,蟳埔簪花围等相关话题仅在抖音的流量就已超过300亿次,不断攀升的流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仅蟳埔就诞生了300多家提供簪花围服务的经营主体,摄影、花艺、美妆从业人员超千人。

蟳埔民俗文化村旅拍产业火爆

然而,现象级热度的背后,传统文化与商业化的博弈悄然上演,如何不让坚持了千年的传统元素被商业“稀释”,如何让传统在规范中得以延续,让蟳埔簪花围长红?人民民主的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丰泽区创新性地将民主协商机制引入非遗保护,泉州市丰泽区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应运而生,目前已有120多名成员。通过民主协商,协会制定了12条行业规范经营公约,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的共治格局。

丰泽区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

《蟳埔女习俗“簪花围”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也随之紧锣密鼓地推进制定。一份团体标准的落地,需要集思广益,让来自基层的声音被充分倾听,才能凝聚最大共识。记者了解到,丰泽区启动民俗保护民主议事机制,组织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晨、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会长黄丽泳等专家,与商户、居民共同参与标准制定讨论,共开展了12轮协商;丰泽区人大常委会搭建线上、线下两个民意收集渠道,共收集237条建议,让簪花围保护更接地气、更聚民心。在各方的努力下,全国首个《簪花围民俗文化保护与经营规范》于去年4月出台,对簪花元素、从业人员要求、场地道具、服务流程、收费标准、沟通反馈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蟳埔簪花围团体标准发布会

“标准的出台,能够让市民和游客簪花时获得更好体验,也是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坚守和传承。”黄丽泳参与了每一轮协商,对于这份簪花围“说明书”的诞生深有感触。这一场非遗传承的民主实践,让基层的声音被听到、被尊重,让非遗保护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更令人欣喜的是,泉州市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习俗簪花围技艺》也于去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为保护、传承与推广提供了专业指南。这一场非遗保护的民主实践,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生,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泉州经验”。

民主管理

社区治理的“花式创新”

“非遗需要活态传承与保护,想要保留‘民俗’内核,关键在人民。”丰泽区人大代表、蟳埔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庄群说,丰泽区持续深化实践创新,让蟳埔社区治理更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中焕发更强生机活力。

在蟳埔,文化保护区被划分为8个大网格,18个小网格。这些网格,是收集民声的“神经末梢”。丰泽区东海街道和蟳埔社区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网格员、民警、交警、城管、党员志愿者等主动入格,将解决居民、游客的诉求嵌入网格中。收到“停车难”的反馈后,丰泽区便开辟了渔人码头停车场、蟳埔新东停车场及东海后埔片区征收指挥部停车场等3个公共停车场;听闻游客有“游览路线不清晰”的困扰,便结合游客游览习惯和时间安排,规划推出蟳埔区域全新的旅游动线建议,串联多元文旅业态和多个热门打卡点。一条条民声需求、民生问题都被高效协调解决。

蟳埔民俗文化村周边开设多个公共停车场

以机制创新,筑牢社区议事阵地,蟳埔构建起了主体广泛、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治理新局面。依托“党建+”邻里中心主阵地,蟳埔同步搭建社区党员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多元平台,激活乡贤资源与智慧,推动精准协商与精细服务深度融合。在此带动下,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晨、蟳埔女金银头饰传统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勇跃等20余名技艺人才主动参与到旅游路线规划、乡土文化品牌打造中,为文化保护区提质增效注入鲜活力量。

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晨建言蟳埔女习俗保护

如今的蟳埔,已经开启“五同”自治模式,吸纳了包括技艺大师、乡贤达人在内的234人,组建了党员先锋队、簪花巾帼志愿队、海上青年突击队、蟳埔女子民兵队和民俗技艺巧匠队,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五同”自治队伍已为蟳埔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提质、文化品牌打造提供“蚝点子”50多条,并制定了13条邻里守则,带头推广蟳埔“大裾衫、阔脚裤”民俗等居规民约,让居民群众在决策共谋、问题共解中充分彰显主体地位。

同时,“蚵壳厝边居民议事协商平台”“蟳埔女调解平台”等“多桥”载体也发挥着纽带作用,联动群众恳谈会、党员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社区监事会四大平台,为自治共治铺路搭桥,推动社会治理、综治安全、环境整治等工作闭环运行,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民主监督

花开满城的保障机制

“蟳埔旅游体验感越来越棒,街巷‘美’起来了,‘进村难’也成了过去式。”来自上海的游客陈怡说道。2022年初,陈怡第一次来到蟳埔,遭遇了停车难、如厕难、游览线路不清晰等问题。如今,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系统性的解决。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来自基层民主的坚实力量,其中人大代表的积极履职功不可没。“丰海路蟳埔社区口路段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八车道的丰海路无减速带和隔离带,机动车车速快,大型货车频繁进出;进村路口无信号灯,左转车辆视线受阻;行人、电动车随意横穿马路,缺乏隔离设施。”丰泽区人大代表戴增实对蟳埔发展中的各类民生问题关注已久。此前,他与另外一位丰泽区人大代表蔡东志一起就“改善蟳埔社区路口交通秩序及环境”提出了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对该路段进行专项整改。

庄群为外国驻沪、穗、厦总领事及其夫人簪花

这几年,庄群提交的建议也多与蟳埔的发展相关。作为土生土长的蟳埔人,她充分发挥熟悉乡情民意的优势,积极收集社情民意,提交了《关于做好蟳埔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建议》《关于推进蟳埔民俗文化村实施整体性保护的建议》《关于完善蟳埔渔人码头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议》等,每一条都针对蟳埔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凝聚着对家乡建设的深切思考。

“爱美蟳埔号免费公交旅游专线”开通

一个个议案建议被有效采纳落实,让蟳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走进蟳埔,废弃凌乱的百年砖墙被改造成提供路线导览的“螃蟹墙”,以及讲述历史故事的“蚝壳墙”;“蟳埔号夜游免费巴士”“爱美蟳埔号免费公交旅游专线”开通,让进村不再难;新增设的1250个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56座新建的旅游厕所、移动公厕,还有沿街30多家商铺免费开放的内部厕所,让游客无后顾之忧……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民主监督落地见效的最好见证,让蟳埔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高质量发展。

丰泽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代表头戴簪花围入场。(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供图)

人大代表履职方式的创新,也为蟳埔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去年10月,丰泽区创新推出人大代表“码”上履职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平台集在线联系、评议、票决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联系代表“码上见”、建议“码上提”、项目“码上议”等六大应用场景。群众想要反映与蟳埔相关的问题时,只需通过手机微信,诉求便能直接传递给人大代表。平台最大亮点在于构建“即时响应—闭环落实”机制,群众诉求“一键”直达,代表须限时回应;代表建议转交部门后,须限时办理并接受满意度评价,确保“事事有回音”。这一创新实践让民意表达更通畅、民主监督更高效,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现形式,更好地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蟳埔女习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簪花围的传承保护到社区治理的创新,从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到数字平台的赋能增效,民主的种子在这座千年渔村生根发芽,使簪花常开、热度长续。

来源:泉州晚报社、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菁、庄建平、张沼婢、庄伟莉、王志超、陈庚嘉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泉州市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泉州市津准街31号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505096
  •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5-22505995 举报邮箱:fzqwxb@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市丰泽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