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丰泽区东湖街道仁风社区的居民发现,沿环城河区域的面貌,逐渐发生可喜变化:新的微型消防站、自建房消防设施配置完毕,以往杂乱无章的电线“蜘蛛网”被重新规整,全新绘制的党建文化长廊总有人驻足,街巷生活更加惬意,也更有安全感了。 一点一滴的变化背后,是仁风社区针对城中村整治管理难题进行的有益尝试——作为东湖街道“小社区大物业”美丽社区试点,该社区把试点范围定在仁风、河岸两个自然村,成立业委会参与治理,实行半封闭管理,围绕“老城根故事”推动城中村旧貌换新颜,努力打造城中村综合治理新样板。 仁风、河岸两个自然村,位于泉州老城区东侧,曾有古城门——仁风门。过去,该片区内的自建房密度高、道路狭窄破旧、公共配套设施不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不好。 仁风社区党委书记苏泽星介绍,以红色党建为引领,通过政府引导、居民自治方式,片区内组建了业主委员会,围绕“整旧、治乱,添绿、增美,扬正、蕴文”思路,着手实施美丽社区试点工作,营造让居民舒心、安心、放心的城中村环境。 根据规划,仁风社区陆续启动11个建设项目。包括整治修缮老旧房屋、破旧道路,疏浚修复排水排污管道,治理违章搭建、乱停乱放等乱象。与治理同步开始的项目,是为社区添绿、增美,弘扬正气、含蕴文化气息,以“老城根故事”为核心,仁风社区将在环城河沿线区域,建设社区文化公园,对区域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彩化,正在逐步建设的党建文化长廊,全长约600米,将与社区公园一起,弘扬正能量、讲述老城根故事。 除了环境整治,社区还把城中村居民的安全感放在心上。目前,两个自然村已完成消防整治工作,安装智能用电系统25套、“5+2”消防设施510套、市政消防栓10个,建设了微型消防站、配备有微型消防车。“社区的出租房配备烟感器、应急灯、消防栓等设备,所有改造完毕房屋,都贴上了红色安全牌,目的就是告诉租客,这里是大家能够放心居住的地方。”社区主任王海虹说。 不仅如此,片区河岸路、东环城河等老化的排水排污管道、破损道路修缮方案完成招投标程序,很快将启动修缮;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社区还平整出闲置用地,增设一批停车位。 接下来,片区5个主要道路出入口,将设置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其余的出入口,将改为消防门,增设监控系统、加装路灯,并争取将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等模块,纳入“智慧丰泽”平台建设。“城中村整治过程中,得到了居民的拥护,片区中有威望的居民主动加入业委会。大家看到消防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成效后,对未来的家园有了更多期待,希望通过规范化的物业半封闭管理,让城中村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住得舒适、安全。”苏泽星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