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津坂路平坦整洁 “整治+提升”并重 厚植“文明之本” “路不堵,心舒畅了。”回大坪山“老家”,郭先生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变化。 大坪路是东海街道大坪回族社区主要道路,也是游客往山线绿道和郑成功公园的交通要道。每到高峰时段或节假日,路容易拥堵,路面不整、排水不畅,出行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这项短板被列入解决重点。预埋排水设施、道路水泥硬化、修复路灯照明、安装隔离护栏、建设宣传长廊……“整条路变了样。”从道路的变化中,群众见证了创城实效。 丰泽虽是“新区”,但老旧小区不少,由村庄转变而来的“城区”也多。秉承“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初衷,丰泽聚焦城市治理、改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等治理难点上,坚持“刀刃向内”,将整改攻坚落细落小落实。 在基础设施精细化整治上,丰泽提升修缮标准,及时修复城市“零部件”。“现在的津坂路平整干净多了,以前逢雨积水,又脏又乱。”王先生在津坂路做餐饮生意多年,改造后的路面,让他赞不绝口,如今积水不再,道路档次和环境品位立时提升。 家门口的农贸市场升级换代,清源街道环山社区的居民和摊主也有发言权。以前的环山农贸菜市场环境差,硬件缺,保洁跟不上,经过台面、柜台、地面等提升改造,如今环山菜市场硬件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整洁、管理有序,环境焕然一新。 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也在发力。丰泽完善25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深度参与改造,探索老旧小区破“旧”立“新”路径。在泉淮社区,老旧小区“微治理”可圈可点,从社区家园最小单元、细微之处入手,推进“社区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协同”的老旧楼道“微治理”,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居住品质,老小区换新颜。 此外,影响城市形象的空中管线也获得统一规整。改造、整理或拆除空中横跨街道、巷道的各类架空管线,解决“空中蜘蛛网”乱象。整治提升后,背街小巷立面整饬、牌匾规范、路面修整、设施完好、绿化成景、管线规整、卫生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