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树新风、减负担、百姓欢。新铺社区、华大社区是华大街道移风易俗示范社区,二者都结合社区实际,找准工作方向,一个充分发挥老年协会作用,一个依靠单位共建提升自律,移风易俗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 新铺社区: 老人协会作用大 丧事简办效果好 “我们在‘三个统一’上走在了前面”,在华大街道,新铺社区可以说是最早实现了“统一场所”治丧的“村改居”社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为进行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当地就把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多姓氏祖厝拆除了,统一建设福寿堂,把各宗族先人的灵位搬迁到福寿堂二楼。后来经民政部门审批,社区又建设了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安息堂,用来存放骨灰,彻底消除了二重葬陋习。如今,整个社区的白事也都集中在这里办理。 “社区所有的白事都在这个场所办理,里面有统一的治丧场所,还有餐具、厨房等等全部由社区统一提供,等于说有白事的时候,家属都可以在里面完成办理。”华大街道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华展说道。 “统一场所”后,还需要“统一服务”和“统一协调”。这时候,社区里的老年志愿者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支老年志愿者队伍成立于1986年,如今已有志愿者180多人。30多年来,他们一直把社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协助社区做好各项工作。如今,这些老年志愿者分布在社区红白理事会和老人协会中,成为移风易俗的引领者。社区哪家人要办白事,他们都能第一时间介入。 “一有白事,老年志愿者就会马上协调煮饭的人员、桌椅等等,还要协调整个出殡的规模。另外我们社区一些白事的队伍全都是由老人协会牵头来帮忙组织,可以节约很多开支。”曾华展说道。 在老年志愿者引导下,新铺社区丧事简办很快得到推广,一户的治丧支出也从原先的五六万减少到现在的三万左右。居民实实在在获益了,也反过来促进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 |